一到冬天选羽绒服,不少人都会纠结:到底买鸭绒的还是鹅绒的?这两种最常见的填充物,看着差不多,可在保暖效果、穿起来的感受,还有价格上,差别其实不小。想搞明白怎么选,先得知道它们本身有啥不一样。


其实羽绒服能保暖,核心就是靠里面的绒锁住空气,形成一层保暖层。绒朵越大、越蓬松,保住热量的本事就越强。鹅绒的绒朵天生就比鸭绒大,还更饱满,像咱们吃的棉花糖似的,能裹住更多空气。一般来说,鹅绒的蓬松度能到 600 到 700,好点的甚至能超过 800;可鸭绒的绒朵小一圈,蓬松度大多在 450 到 600 之间,里面还会混点细小的羽毛梗。
这差别反映在保暖上特别明显:同样填了那么多绒,鹅绒羽绒服在零下 20 度的户外,能让你长时间暖暖的;但鸭绒的可能过一会儿就觉得有点凉了。不过鸭绒也有补救办法 —— 多填点绒。比如想达到 150 克鹅绒的保暖效果,鸭绒填到 200 克也差不多,但缺点是衣服会变沉,不像鹅绒款那样轻便。
再说说穿起来的感受,两者也差得挺多。鹅绒的纤维更长、更粗,做成羽绒服后特别轻,穿在身上没负担。而且它压缩性特别好,叠起来能轻松塞进背包里,不管是出门旅行还是户外散步,带起来都方便。另外,鹅绒的绒朵比较松散,透气也不错,就算穿一整天,或者走走路、动一动,也不会觉得闷得慌。
可鸭绒就不一样了,纤维短一些,要是想达到和鹅绒一样的保暖度,衣服就得做得重一点。叠起来压缩后,还容易结块,不像鹅绒那样展开就恢复蓬松。要是遇到潮湿的天气,鸭绒保暖效果还会打折扣。耐用性上也有差距:鹅绒羽绒服穿好几年,里面的绒也不容易变形、塌下去;但鸭绒的穿久了,绒朵可能会散开,保暖就没以前好了。还有钻绒的问题,鹅绒因为绒朵大、绒的含量高,只要面料质量好,基本不会有绒毛跑出来;鸭绒的就得靠衣服缝得密、加双层内胆,才能少让绒毛钻出来。
最直观的差别还是价格。鹅绒羽绒服通常比鸭绒的贵不少,差不多是 1.5 到 2 倍的价格。就拿含绒量 90% 的来说,一公斤白鹅绒大概要 600 到 650 块,而白鸭绒只要 300 到 400 块。为啥差这么多?因为鹅长得慢,一年只能收一次绒,产量还少;鸭子长得快,产绒量也高,成本自然就低了。
不过也不是说贵的鹅绒就一定适合所有人。要是你预算不多,或者在南方,冬天最多冷到零度左右,买件几百块的鸭绒羽绒服就够穿了,跟千元的鹅绒款比,保暖差别也感觉不出来。但要是你在北方,冬天经常零下十几二十度,或者想穿得轻便又暖和,还希望衣服能穿好几年,那多花点钱买鹅绒的就值了。

其实不管选鸭绒还是鹅绒,关键还是看自己的需求。不用盲目追求贵的,结合自己所在的地方冷不冷、预算多少,再看看衣服里绒的含量和填绒量,就能选到一件冬天穿得舒服又暖和的羽绒服。
(文/人间观察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