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 月 22 号晚上,很多人发现抖音上 “张雪峰讲升学规划” 的直播间亮了 —— 这个被全网禁播 28 天的教育网红,终于回来了。


他一开播没说废话,直接就聊志愿填报的事儿,结果实时在线人数一下子冲过 4 万。弹幕里特别热闹,有人刷 “可算等到你了”,还有不少家长急着提问:“想问问文科选科咋选?”“孩子偏文科,选啥专业有出路?” 这架势,一看就知道大家有多依赖他给的升学建议。
不过这次复播,最让人意外的是张雪峰对文科的态度变了。以前他总说文科专业 “没前景”,半年前还直言 “大多数文科要么考公,要么去干销售”,甚至说市场营销、旅游管理这些专业 “没技术门槛,体制外十有八九要做销售”,当时还引发了好大一拨争论。可这次不一样,他明确说汉语言文学这些文科专业 “大有可为”,还具体推荐了互联网金融、健康服务与管理这些跨界方向,反复强调 “文科生的机会在复合型赛道里”。
这话一出来,评论区立马炸了。有广西网友开玩笑:“这是被‘安排’了吧?被迫改口就眨眨眼”;云南网友倒是认真反驳:“文科又不是没用,像民族意识这些,理科根本替代不了”;还有人说得实在:“不管咋说,能让孩子有饭吃就行,不寒碜”。
其实张雪峰这次 “改口”,不是没原因的。他之前的争议就没断过:2023 年说 “报新闻专业先把人打晕”,被好几位高校教授集体反驳;2024 年用 “舔” 字形容文科服务业,又被人大教授批评;最后因为 “捐款” 相关的言论碰了网信办 “清朗行动” 的红线,6500 万粉丝的账号一夜之间就被标了 “禁止关注”。
现在复播风格收敛,也和新规定有关。10 月刚出了新规,明确不让搞营利性的学科培训,他之前收费上万的志愿填报服务本就有点 “擦边”;加上网信办在整治 “挑动负面情绪” 的内容,他以前那种 “毒舌吐槽” 的风格肯定不能用了。现在直播桌上摆着整整齐齐的提分笔记,明显是想转做标准化教辅,不再像以前那样随便批评专业了。
但说到底,4 万人深夜守着直播间,核心还是家长们的教育焦虑没处放。大家怕的是 “信息不对称”:比如河南考生得比北京考生多考一百分,才能进同一所大学;普通家庭根本耗不起,孩子选专业要是选错了,以后就业可能就栽了跟头。所以张雪峰的 “实用建议”,对很多家庭来说就像 “救命稻草”—— 哪怕他被禁播,之前报了他志愿指导的学员,没一个要求退费的;甚至有些重点中学的班主任,嘴上反对他的 “功利化观点”,私下里还会偷偷转发他的视频给家长。
这次他推荐的文科方向,其实还是没离开 “实用” 二字:说马克思主义理论,是因为考编有 “隐形优势”;提汉语言文学,是强调国考里 14% 的岗位都招这个专业;推健康服务与管理,是看准了老龄化社会需要这类人才 —— 每一条都精准踩在 “好就业” 的点上。
直播的时候,有弹幕追问他:“现在还敢说真话吗?” 张雪峰停顿了三秒,回答得很耐人寻味:“我只能保证说的都是真话,但真话不一定都说。”这话听着有点无奈,却像极了现在的教育现状:一边是监管划的红线,一边是家长们的实际需求,以前敢 “批评体制” 的张雪峰,现在也学会了妥协。
直播间里的 4 万人,追的不只是一个网红的回归,更是想给孩子的未来找个靠谱的方向。文科到底是不是真的 “大有可为”,现在还说不准,但张雪峰的转变很清楚:不管以前怎么喊 “文科没用”,最终还是得顺着家长的需求来 —— 毕竟对普通家庭来说,孩子能有个好出路,比啥都重要。


(文/人间观察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