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网上一组山姆配送员送货的照片刷了屏,不少人刷到后都忍不住揪心。照片里的场景看着就惊险:配送员的电动车被货物堆得像座 “小山”,整箱的矿泉水摞得快有成年人高,车把两侧挂满了沉甸甸的粮油包裹,连后视镜都被挡得严严实实,车身歪歪扭扭的,骑手只能双腿微微分开、小心翼翼地扶着车把骑行,生怕一不留神就栽倒。

评论区里,网友们的心疼和吐槽刷屏了。有浙江网友说:“山姆卖的都是大包装,一袋米就十几斤,电动车哪驮得动?看着骑手骑得那么晃,万一摔了怎么办?” 还有湖南的配送员私下吐槽,自己一天最多要送十几单,有时候一单里就有两箱水、一袋米,加起来一百多斤,“骑在路上手心全是汗,不仅怕自己摔,更怕碰到行人”。
这事能引发这么大关注,核心就是山姆的货和配送的车 “不搭”。大家都知道,山姆主打的是家庭量贩装商品,像 10 斤装的大米、24 瓶的矿泉水箱、超大份的洗衣液,几乎都是 “重量级” 选手。但之前门店周边 3 到 5 公里的 “极速达” 配送,一直依赖配送员自己的电动车。这不仅让骑手累得直不起腰,更明摆着违反了交通规则 —— 按照规定,电动车载货高度不能超过 1.5 米,长度也不能超出车身太多,照片里的情况显然严重超标了。交警也明确提醒,电动车超载会让刹车距离变长,车身稳定性大大降低,不管是对骑手本人,还是路上的行人和车辆,都是巨大的安全隐患,一旦发生碰撞,后果不堪设想。

随着舆论发酵,大家对配送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,山姆终于拿出了实在的整改方案。和之前 “需咨询合作平台” 的模糊回应不同,这次明确表示要彻底优化配送方式:联合顺丰、京东等合作平台,实行 “按货配车”—— 小件、轻货还能用电动车送,要是遇到大件、重货,直接调配电动三轮车或四轮车。目前天津、武汉、长沙等城市已经先试起来了,接下来会逐步推广到全国。
据天津的试点骑手说,现在送大件全用三轮车,“车厢能装,货物摆得稳,不用再像以前那样一边骑车一边担心货物掉下来,心里踏实多了”。除了换车,山姆还说要给货物标好大小重量,通过智能系统控制每单的货物量,从源头避免超载。

其实不光山姆,现在很多连锁超市都在忙着开新店、扩业务,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环节往往没跟上脚步,类似的 “货与车不匹配” 问题时有发生。而这次山姆能快速整改,离不开网友的持续关注 —— 从一开始心疼骑手发声,到后来主动提建议、监督进展,大家的热心推动,让企业不得不重视安全问题。
如今天津街头的山姆三轮车配送队,成了很直观的变化。这次因一张照片引发的整改,说到底是给所有做即时配送的企业提了个醒:不管是追求送货速度,还是扩大生意规模,安全永远得放在第一位。随着三轮车配送在全国铺开,大家期待的不只是路上少些 “摇摇欲坠” 的电动车,更希望企业能真正把配送员的安全、公共交通安全放在心上,让 “高效” 和 “安全” 能真正兼顾。
(文/人间观察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