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国苹果要 “消失” 了?2100 年或无本土果,背后是百万农户流失、耕地缩减的痛

在韩国人的日常里,苹果是刚需 —— 饭后零食、节庆礼物,还能解韩式料理的腻。可这片种了上百年苹果的土地,或许几十年后就种不出本土苹果了,这正是韩国农业整体 “缩水” 的缩影。

气候变化最让果农头疼。过去百年韩国升温 1.8℃,是全球两倍快,适合种庄稼的地方每年北移 81 公里,但韩国南北才 400 公里,根本挪不动。苹果树冬天需要低温 “冻一冻” 才能结果,现在暖冬让花芽长不好,提前开花还会被倒春寒冻坏。2023 年霜冻就导致苹果减产 30%,损失约 40 亿人民币;夏天高温干旱又让苹果长疤、没味道,产量品质双降。

早几十年苹果主产区庆尚北道,30 年果园少了 44%,果农只能北迁江原道,可这里的种植比例也才从 0.5% 涨到 5%。科学家预测,2070 年韩国平原基本种不了苹果,2100 年连山区可能也不行了。

没人种地更麻烦。韩国 65 岁以上果农超一半,50 岁以上近八成,2023 年农户首次跌破 100 万户。年轻人不愿种,因为一亩果树修剪费就 1600 元,占收入一半多,灾年还赔钱;果园设备也落后,智能监测、机械采收率都低,全靠老人手工干。

韩国现在耕地只剩 152.8 万公顷,2023 年粮食总产量 420 万吨,自给率不足 20%,80% 靠进口。水稻种植面积从 2000 年 1600 万亩缩到 900 万亩,产量降了两成,创半世纪新低,政府补贴也拦不住颓势。

农业陷入恶性循环:耕地被占、农人老龄化、成本高。虽在培育耐热苹果、推智能设备,但能不能逆转萎缩说不准。或许几十年后,韩国人吃的苹果全靠进口,曾经的果园只能留在回忆里。

(文/人间观察员)

目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