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 月 9 日,古装剧《宴遇永安》开播即火,“煎饼果子怼官服” 的名场面刷屏热搜,爱奇艺热度三小时破 8000,像阵带饭香的秋风,给古装剧市场添了鲜活气。

现代餐饮世家沈家人,意外穿越到中晚唐永安城,没陷宫斗权谋,直接在东市开起小酒馆。沈韶光举着煎饼喊 “买一送一”,穿红官服的京兆少尹林晏却追问 “啥是外卖”,反差十足。他们还带现代智慧改古代生活:沈父用榫卯做 “木质洗碗机”,沈韶光搞 “拼单送胡饼”,连沈母吐槽 “没抽油烟机做饭像打仗”,都让当代创业者有共鸣。

美食是剧的灵魂,特写里煎饼的金黄、火锅的热气、酥山的冰纹,帧帧勾人。沈韶光按《齐民要术》炒芝麻做煎饼,香得西域商人挪不动脚;沈父研三日古籍,把东坡肉做出唐代宴饮规格,复刻 “浑羊殁忽” 时还请陕历博专家把关。食物更是人情纽带:沈韶光给孤儿赠粥,林晏吃饺子想起亡母,连让他纳闷 “黑蛋是啥” 的皮蛋粥,都悄悄拉近距离。

永安城满是市井味,复刻的长安街、还原古画的服饰、壁画同款桌椅,处处见用心。沈家人日常也真实:哥哥想和胡商 “直播带货”,妹妹用口红换胡饼,妈妈成了 “催婚嗑 CP 达人”,一家边做饭边应对麻烦,小酒馆成了生活与探案前线。

林晏与沈韶光的爱情也暖:高冷官爷曾查抄沈家生意,却躲巷口偷吃零食,后来帮沈家解困、抱猫讨欢心,醉酒喊 “阿姐” 的反差萌圈粉。两人从 “饭搭子” 变心上人,分食桂花糕的瞬间,比吻戏更动人。

这部剧没走宏大叙事,用一碗粥、一张饼、一家人的日常,讲透古今共通的生活智慧。沈记酒馆的幌子在暮色里晃,饭菜香混着亲情爱情飘出屏幕,这碗热乎 “电子榨菜”,恰是当代人最暖的精神慰藉 —— 寻常烟火里的小欢喜,从来最动人。
(文/人间观察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