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 月的许昌,胖东来时代广场六楼面试室里,林勇等 30 人攥着期待等待 —— 这份期待始于 8 月 8 日,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宣布新乡 “三胖” 店招 1000 人,特意给刑释人员留了 2% 名额。对他们而言,这 2% 不是普通机会,而是捅破就业 “高墙” 的一扇窗。

刑释人员找工作从不容易,“前科” 像道隐形坎:企业怕风险,旁人带偏见,哪怕想好好生活,也难寻安稳活计。林勇攥着皱巴巴的刑事判决书来面试,纸里裹着的是 “被接纳” 的渴望。
面试当天,众人扫码验身份、关手机后,还小声商量怎么欢迎于东来,没等有结果,穿黑短袖的于东来就推门进来,满室掌声自发响起 —— 这不是客气,是真心感激有人给机会。

面对紧张的 30 人,于东来没说大道理:“过去的事你们已受罚,不用觉得矮一截,好好干就行。” 这话像定心丸,林勇攥判决书的手松了,大家的眼神也亮了 —— 没人提过往伤疤,只有 “向前看” 的底气,这场面试更像 “被看见” 的仪式。
最终 30 人全被录取,超最初 2% 名额。于东来直言:“我们招的不是‘刑释人员’,是想好好工作的人。” 这话戳破了标签偏见。

对刑释人员来说,就业是融入社会的关键,有稳定工作者再犯罪率大降。胖东来给的不只是 30 份差事,更是 “被信任” 的尊严。这举动既是企业责任的落地,也为社会 “包容” 搭了桥 —— 比起纠结 “他们犯过啥错”,给 “能变好” 的机会,才是真的帮他们走回正路。
(文/人间观察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