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太马太热闹!四万跑友从广场跑到古城,补给站全是山西味儿

2025 年 9 月 21 日早上 7 点半,太原五一广场的薄雾还没散透,四万位跑友的跑鞋已经在凉丝丝的空气里蠢蠢欲动。11 度的天气带着北方秋天特有的凉快劲儿,阴天里的广场上,不管是黑皮肤、黄皮肤,还是老人、年轻人,都在这儿拉伸胳膊腿儿 —— 嘴里呼出来的白气,混着天上无人机嗡嗡的声音,倒像开跑前的 “热身曲”。等发令枪 “砰” 地冲破雾气,这一大片穿红色运动服的人潮 “哗” 地就涌了出去,顺着 “三晋第一街” 迎泽大街铺开,给这座有 2500 年历史的老城,一下子添了不少活气。

赛道像条飘着的带子,把太原的老故事和新模样串在了一起。跑友们穿过栽满树的迎泽大街,路边 “锦绣太原城” 的老城楼,跟旁边亮闪闪的高楼凑在一块儿,倒像新老两座城在打招呼。拐到滨河西路,汾河波光粼粼的水面成了最好的背景 —— 秋风一吹,河面上的波纹晃啊晃,竟跟跑友们的脚步声合上了节奏。左手边是哗啦啦的母亲河,右手边是翘着屋檐的老建筑影子,这 42 公里的跑步,倒成了逛太原最有意思的方式。路边志愿者的加油声没断过,补给站里更有意思:老陈醋做的糕、稷山麻花摆了一排,连能量棒上都印着 “晋善晋美”,咬一口满是山西味儿。

这场比赛的保障,藏在好多小细节里。分批次开枪起跑,四万个人跑起来一点不挤;骑电动车的急救员跟在队伍旁边,500 多个医护人员盯着,像张安全网似的护着每个人。有位女士跑到 18 公里时腿抽筋,刚停下,志愿者就跑过来帮她揉腿,还递上一杯红糖姜茶 —— 凉天里捧着,手暖,心里更暖。天上更热闹:直升机和无人机凑成 “空中小队”,转着圈拍这场热闹;地上的转播车把画面实时传到全国,没到现场的人也能跟着激动。等奥运冠军张雨霏跑过汾河湿地公园,路边的人自发唱起了《我的祖国》,歌声混着河水声,成了这段路最动人的 “背景音乐”。

赛道接着往南走,一会儿是森林公园里刚开始变黄的树,一会儿是长风商务区气派的现代大楼,让人看出太原的不同样子。晋阳湖国际会议中心的玻璃墙映着天光,跟远处天龙山的轮廓凑在一起,看着特别舒服。最让人期待的终点,设在有 600 年历史的太原古县城 —— 冲过终点线的人抬头一看,明城墙上挂着 “太马加油” 的红横幅,老城墙的味儿让跑完的高兴劲儿里多了点历史感。志愿者给每个人挂的龙年生肖奖牌,不光刻着自己的参赛号,还藏着晋商 “汇通天下” 的老讲究,把跑步的光荣和老文化揉到一块儿了。

跑完后的古县城里,大家终于松了口气:有人在城隍庙跟前挑晋剧脸谱的小玩意儿,有人钻进巷子,端起一碗热乎的头脑汤喝 —— 暖乎乎的汤下肚,累劲儿少了一半。这场比赛最让人觉得贴心的,是它不止是跑步:比赛前八大景区免费进,拿着参赛号码布能免费坐公交地铁,跑完还有接驳车等着送大家走,早超出了 “比赛” 本身的意思。等最后一位跑友跨过终点线,夕阳把古城墙染成了金色 —— 四万双跑鞋踩出来的印子,悄悄成了城市里的一部分;汾河边上的晚风吹着,还带着这场马拉松里,关于坚持和喜欢的事儿。

(文/人间观察员)

目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