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换工作就是怕吃苦?这偏见该醒醒了!

大家总把换工作勤和 “吃不了苦” 绑一起,觉得守着一个岗位多年才叫能扛事儿,总换赛道就是躲困难。其实这想法早过时了,没看到换工作背后的实情。

以前社会节奏慢、行业稳,一份工作能做一辈子,“吃苦” 就是忍重复活儿、扛穷日子,守岗位就是能吃苦。但现在不一样,新行业冒得快,老岗位被技术改样,选工作的路多了,频繁换工作常和 “不能吃苦” 没关系。

有些换工作是跟着行业趋势走。比如现在搞数字化,不少人从工厂转去做人工智能、大数据,不是工厂活儿累,是新领域更合时势,能发挥本事。硬守走下坡的行业,再能扛苦也可能被淘汰,这种换工作是找宽路,和吃不了苦无关。

还有些是想实现自我价值。有的公司让员工 “996” 却不涨薪、不让学新东西,有的岗位天天重复没劲儿。这时候离开,不是扛不住苦,是不想浪费时间在没意义的事上。就像有些年轻人从安稳国企跳去初创公司,哪怕节奏快、压力大,但能参与核心项目、见证从无到有,这种 “成长的苦” 比混日子有意义。

而且 “吃苦” 的意思也变了。以前是扛体力活,现在是动脑子、守目标、突破舒适区。总换工作的人,每次都要重新学知识、熟流程、交新同事,这过程也难,只是没把苦局限在一个地方,敢跳舒适区本就是能吃苦的表现。

当然,确实有人换工作是没耐心、遇挫折就跑,但不能因此给所有人贴标签。判断能不能吃苦,要看面对困难的态度 —— 是想办法解决还是躲,是有规划还是瞎跳槽,不是看在一个岗位待多久。

现在时代变得快,选工作本就该多元。尊重别人的选择,弄清背后原因,别用老眼光评判。真正的能吃苦,从不是傻扛,而是看清现实后,敢选更适合自己的路。

(文/人间观察员)

目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