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 家医院、30 个省市:黄奕如何用十年为困境儿童铺就生命通道?

午后的阳光透过儿童医院的窗户,落在黄奕握着孩子的手背上。那只带着输液淡印的小手使劲回攥着她,这样类似的画面,在她 “天使宝贝” 公益项目的十余年里,已重复了两千零四十五次。

最初触动她的,是一则重病患儿家庭因没钱治病陷入绝境的新闻。孩子眼巴巴的眼神让她彻夜难眠,她揣着自己的钱就往医院跑,甚至没理清项目运作流程。当一位母亲接过钱 “扑通” 跪下时,黄奕暗下决心:不只是给钱,要真给孩子找出路。

“天使宝贝” 从她一个人的热心,变成了一群人的坚持。她跑遍多地对接医院,常半夜改救助方案,拍戏间隙也会去病房陪孩子。有个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姑娘刚入院时不敢说话,黄奕天天带童话书学小动物逗她。当孩子第一次软软叫 “奕奕姐姐”,她偷偷抹泪;后来孩子手术成功,举着彩虹画送给她时,黄奕才懂:原是孩子的成长,治愈了她生活里的疲惫。

公益从不是单向付出。有次项目资金短缺,黄奕抵押了首饰,没等求助就收到许多曾受助家庭的汇款。一位父亲留言:“当年您救了我们娃,现在该我们搭把手。” 看着这些转账,她红了眼眶。这些年,她见过太多重生:瘦得只剩骨头的男孩如今能在操场追球,被断言站不起来的女孩穿着小皮鞋跳舞 —— 这些鲜活的模样,是她坚持的底气。

有人问她做公益累不累,黄奕总指向病房那面贴满信的墙:蜡笔涂的笑脸、工工整整的 “谢谢救命”。“给出去的爱不会白扔,会变成勇气传递。” 她帮刚拆线的小男孩正帽子,孩子仰脸给了她一个甜吻,阳光洒在两人笑盈盈的脸上。

这条公益路,她从不是孤身一人。那些被救的孩子、传递的温暖都在证明:公益不是一个人拼尽全力,而是众人搭把手;不是单方面照亮,是彼此暖着 —— 她帮孩子扛难关,孩子也用纯粹的美好,暖着她的日子。

(文/人间观察员)

目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