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到冬天,哈尔滨的冷就自带 “杀伤力”—— 零下二十多度的天,风刮在脸上像小刀子,出门裹着羽绒服、围巾、帽子还嫌不够,呼口气都能看见白霜,大家恨不得缩在屋里不出来。可就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里,却有个让人惊讶的场景:不少师生穿着短袖,慢悠悠地在楼与楼之间穿行,丝毫不受外面严寒的影响。这背后的 “秘密武器”,就是校园里贯通多栋楼宇的暖廊。
要是从室外走进暖廊,那感觉简直像 “穿越”—— 刚推开教学楼的门,一股暖意就裹了上来,瞬间把身上的寒气赶跑。暖廊里温度特别舒服,常年保持在二十来度,穿件短袖正合适。通道里干干净净的,灯光也亮堂,两边的玻璃窗上蒙着层薄水汽,透过水汽看外面的雪景,白花花的特别好看。
清晨上学时,暖廊里就热闹起来了。学生们背着书包进来,大多把厚重的羽绒服随手搭在胳膊上,有的穿件轻便卫衣,有的干脆就是短袖,脚步轻快地往教室走。有人一边走一边跟同学聊昨天的课,声音脆生生的;有人手里端着热咖啡,眼睛盯着窗外的雪,慢悠悠地晃着,享受这片刻的舒服;就算赶时间的同学,走得快也不慌,不用怕外面的风雪挡路。


这暖廊可不是简单的 “过道”,它把教学楼、图书馆、实验室、食堂这些师生常去的地方都连了起来,像一张 “温暖的网”。到了正午,暖廊里更热闹了。刚下课的学生们穿著短袖在里面穿梭,有的往食堂去吃饭,有的去图书馆自习,脸上一点都没有冬天冻得缩缩的样子。偶尔能看见老师拿着教案走过,跟学生轻声聊几句,暖乎乎的空气里,既有上课的认真劲儿,也有过日子的烟火气。
雪后的暖廊更让人觉得贴心。外面雪花飘得正密,天地间一片白,风刮得窗户 “呼呼” 响,可暖廊里还是暖洋洋的。学生们趴在窗边看雪,手指碰一下玻璃,也就有点微凉,转身又能回到暖和的环境里。还有同学干脆坐在暖廊的休息区看书,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书页上,又暖又安静,这场景在冬天里看着就特别惬意。
其实这暖廊不只是能挡寒,更藏着学校对师生的心思。冬天在哈尔滨上学、工作,最麻烦的就是换个楼上课、办事,得在风雪里跑一趟,冷不说还容易耽误时间。有了这暖廊,大家不用再裹得像 “粽子” 赶路,穿件短袖就能轻松在校园里转,不管是上课、自习还是吃饭,都方便多了。

现在知道为啥哈工大师生能在零下 20 度穿短袖逛校园了吧?这暖廊不仅暖了身子,更暖了人心,让冬天的校园也能有这么舒服、自在的样子,真是太贴心了。
(文/人间观察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