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人民日报》的专访镜头前,成毅没有说什么华丽的套话,聊起表演、做人还有武侠,语气就像邻家大哥跟你唠家常,实在又亲切。他说 “鲜活的角色就像花儿”,这话听着简单,可看过他演戏的人都知道,他是真把这话落到了实处。


就拿《莲花楼》里的李莲花来说,为了让这个角色 “活” 起来,他琢磨了不少小细节:跟人说话时会轻轻摸下鼻子,抱拳行礼时会微微歪头,连走路的姿态都分了阶段 —— 前期是意气风发的李相夷,站得笔直,说话又快又有力,拔剑时手腕一甩就带风;后来成了看淡世事的李莲花,肩膀悄悄往下沉,脚步也慢了半拍,笑的时候不似从前那样开怀,只轻轻挑下嘴角,连眼神里的锐利都化成了温和。这些细碎的设计堆在一起,原本只在剧本上的名字,仿佛真的走进了生活里,难怪他会说 “得跟着角色一起成长”,好角色原来都是这么一点点磨出来的。
聊到做演员的本分,成毅的话更实在:“先做人,再演戏。” 这话是他父亲教的,这些年他一直记在心里。现在不少人爱搞 “人设”,可他总说 “你看到我什么样,我就是什么样,没必要装”,还笑称 “演角色已经够费劲儿了,生活里不想再‘演戏’”。拍打戏时,他更是很少用替身,总说 “爱这个角色、爱这份工作,就得让观众感受到真感情”。拍《莲花楼》的坠海戏时,海水溅进眼睛里,眼球都红了还接着拍;拍《天地剑心》那阵,每天天不亮就到片场练剑,一天挥剑 500 下,吊威亚一吊就是 10 小时,12 套剑招练到不用过脑子就能做,整部剧九成的打戏都是自己上。有人追着要 “流量”,他却觉得 “流量得真正流到观众心里才算数”。之前事业低谷时,他空窗了好几年,有人说他 “不适合演戏”,可他没放弃,总说 “努力不一定有结果,但不努力连机会都没有”。后来粉丝给他写信道 “我相信你一定会越来越好”,他到现在都能一字不差背出来,说起这话时眼里还亮了亮,那份真诚比什么都打动人。
作为常演武侠剧的演员,成毅对 “侠” 的理解特别接地气。他说 “侠义不是会飞檐走壁,是心里有担当”,就像生活里有人遇事不逃避、守住底线,那就是 “侠”。现在有人说武侠题材不火了,他却不这么觉得:“正因为没人好好做,才更该坚持。” 他还盼着能和同行、观众一起,把中国武侠的名气再做大些,让更多人知道这份独特的文化。从《莲花楼》里通透的李莲花,到《赴山海》里热血的萧秋水,再到即将和大家见面的王权富贵,他演的每个武侠角色都带着股不一样的侠气。而且《莲花楼》传到国外后,不少外国观众留言说 “第一次懂了中国的‘侠’是什么”,这让他更觉得,武侠就像一座桥,能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精神劲儿。

从刚入行时跟着别人的想法走,到现在有自己的坚持;从被人质疑 “不适合演戏”,到现在演一个角色就让观众记住一个,成毅这些年没走什么捷径,全靠踏实和真诚。他说自己最佩服刘德华,觉得 “能几十年如一日做好一件事,特别厉害”,而他自己也在这么做 —— 不拍戏时就琢磨剧本,不搞花里胡哨的噱头,面对未来只说 “不纠结过去,不担心以后,把眼下的每一步走稳就行”。这样的成毅,不管是演角色,还是做人,都让人觉得靠谱又安心。
(文/人间观察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