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猎罪图鉴 2》这部剧既没靠原著 IP 引流,还打破了 “续集必拉胯” 的魔咒,成了这几年少见的原创好剧系列,不管是观众口碑还是实际收视,都爆得明明白白。

刚开播时,它在两大平台的热度直接破了纪录,每集平均播放量超 7000 万 —— 说直白点,就是每集都有几千万人守着屏幕看,这热度在同期剧里真没谁能比。而且它的商业价值也是独一份的,别的剧还在抢品牌资源,它早就被各种品牌围着转了。更厉害的是,第一季在腾讯和爱奇艺的完播率本来就是平台历史第一,现在第二季一热播,连第一季的播放量都跟着涨:新观众看完第二季跑去补第一季,老观众回头二刷,两季互相带热度,这效果真是绝了。
能这么火,演员和剧的 “互相成就” 太关键了。檀健次接着演画像师沈翊,他演得特别贴角色,一个眼神就有戏,把角色从一开始只会靠画画破案,慢慢变成懂人心、会共情的成长感全演出来了;金世佳的刑警杜城也没让人失望,看着是硬气的糙汉子,其实心里特别暖,两人一柔一刚的搭档感,比第一季还自然。不光主角,“猎罪小队” 的张柏嘉、朱嘉琦这些老熟人也都回来了,再加上秦海璐、房子斌这些有经验的老演员来帮忙,既没让老观众觉得陌生,又能看到角色的新变化,完全没犯很多续集 “换演员就出戏” 的毛病。


这剧还特别会 “带飞” 品牌。比如沈翊吃喜之郎果冻的镜头火了之后,品牌立马追加广告,销量直接涨了不少;龙角散从第一季就跟着这剧,第二季更直接喊着 “守护正义之声” 的口号绑定,连润喉糖都卖进了天猫热销榜前三。你想啊,演员演的角色让观众记牢了,连带剧里的品牌也被关注,剧火了演员更受认可,品牌也能卖更多货,这就是妥妥的 “三方共赢”。就算第二季里沈翊的人设有点小争议,可檀健次演得让人信服,观众还是愿意跟着看,这份信任可不是随便能换来的。
其实续集想做好特别难,可《猎罪图鉴 2》没走 “炒冷饭” 的老路子。它没丢 “画像破案” 这个核心,但又让沈翊遇到了新难题 —— 比如想提前阻止犯罪,又怕违反办案规矩,这种纠结特别真实。剧里的案子也贴生活,像孩子失踪、闺蜜闹矛盾出人命,还有李晗和姥姥的代沟问题、冯老师的感情悲剧,不光是讲破案,还聊了老百姓关心的家常事,比一般只追求刺激的悬疑剧有意思多了。

再说说赚钱能力,这剧真是独一档的。瑞幸咖啡、感冒灵这些常见牌子,老在剧里自然露脸;龙角散、喜之郎更夸张,一集不落跟着投广告,甚至还找主演一起办线下活动。为啥品牌这么舍得花钱?因为看这剧的人多,而且都是精准观众,投进去的钱能实实在在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的产品。现在好多原创剧还在愁怎么让人记住,《猎罪图鉴》已经靠两季做成了 “金字招牌”—— 它用事实证明,就算没有原著当靠山,只要好好做内容,让演员跟角色合得来,内容能戳中观众的心,原创剧也能一直火,成影视圈里的 “常青树”。
(文/人间观察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