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都灵拍写真有多拼?拒替身、绷臂控飘带,3 小时拍出 “水月观音”

陈都灵生日那周,一组 “水月观音” 主题写真刷爆了不少人的朋友圈 —— 冷蓝色的光影里,她穿着带荷花刺绣的薄纱裙,几条飘带轻轻扬着,仙气儿足足的。可没过多久,网上就传了个挺惊人的说法:“这飘带居然有 20 多斤重!” 连摄影师都提过,“得用胳膊使劲撑着,就算拉了吊线帮忙,拍一会儿就觉得累得慌”。

这话一出,网友们都炸了锅。有人在评论区算:“她才 1 米 68、84 斤啊,20 多斤差不多是她体重的四分之一了,这跟扛着半袋面粉拍照似的,也太拼了!” 还有人晒出自己拎 20 斤东西的照片,“我拎着走两步都胳膊酸,她还得保持姿势拍半天,这仙气真不是白来的”。结果没两天,造型团队出来澄清了,说飘带实际就 2 斤半,是大家误会了重量。但就算误会解开,不少人还是觉得:不管飘带是 2 斤半还是 20 斤,她镜头前后那股认真劲儿,比数字本身更让人印象深。

这组写真本来就走 “温柔像观音,轻盈像嫦娥” 的路子,飘带就是最关键的 “仙气道具”—— 哪条飘得高一点,哪条弯个小弧度,哪怕差一点,整体感觉就不对了。为了让飘带看起来又自然又灵动,陈都灵从开拍就没怎么歇过:胳膊一直绷着劲儿托着飘带,怕稍微松点就垂得不好看;有时候风一吹飘带缠在一起,她就小心翼翼地解开,再重新调整姿势,一遍不行就再来一遍。

就这么拍了 3 个多小时,中间工作人员看她额头都冒汗了,递水的时候提议:“要不找个替身先拍点远景?你歇会儿再补近景。” 她却摆了摆手:“不用,我自己来更顺,省得后期衔接不自然。” 最后镜头里呈现的效果特别好 —— 她跪坐在石头上捏着荷花,头发和飘带跟着小风轻轻晃,谁也看不出她胳膊一直在使劲,只有偶尔挽起袖子时,能瞥见胳膊上憋出来的青筋,又很快被衣服遮住了。

其实这不是她第一次跟 “沉飘带” 打交道。之前拍《长月烬明》的时候,她戏服上的飘带才真叫 “重量级”—— 用真丝混着银线织的,还叠了七层贡缎,上面又绣花纹又缀琉璃珠,称重的时候实打实 20 多斤。为了能 hold 住这重量,她提前半个月就开始练:每天早到剧组两小时,找武术指导学怎么保持平衡,哪怕站着不动,也得练胳膊和腰腹的劲儿,不然飘带一压就站不稳。

有场吊威亚的戏,要求她带着飘带做转身动作,一开始总因为飘带太重失衡,她就反复练,练到脚踝都肿了,贴块膏药继续来;还有场沐浴戏,导演要求飘带能均匀铺在水面上,她就坐在冷水池里琢磨,一会儿把飘带往这边拨,一会儿往那边理,工作人员准备了暖水袋让她捂手,她都顾不上,就怕耽误拍摄进度。后来剧组工作人员还提过,“她拍戏时总把‘再试一次’挂在嘴边,从不因为道具重就敷衍”。

网友总说她 “长着观音似的软乎乎的脸,嫦娥那样轻的身段,连气质都像林黛玉似的纤细”,可很少有人知道,这份 “古风感” 里藏着她理工科出身的较真。为了弄明白布料怎么飘才自然,她还专门查过小资料、看了不少参考视频;平时练瑜伽也不只是为了体态好看,重点练核心力量,就是为了拍这种需要控场的造型时更稳。

这次拍写真也是,她靠着平时练的劲儿,把 2 斤半的飘带拍出了 “有分量的仙气”—— 不是说飘带变重了,而是每一缕的弧度都刚刚好,看着就特别用心。后来这组写真冲上热搜,粉丝不仅做了很多二创图,还在评论里说 “原来‘仙’不是靠天生,是靠一点点拼出来的”,甚至有人呼吁 “赶紧给她拍仙侠大女主剧,这敬业度配得上!”

现在再看这组写真,没人再纠结当初飘带重量的误会了。毕竟飘带早晚要收起来,可她拒绝替身的坚持、绷着胳膊的专注、对每一缕飘带的较真,这些藏在 “仙气” 背后的努力,早变成了她气质里的一部分。就像她自己说的,“飘带看着软乎乎的好像没劲儿,可只要你肯用心控住它,它就能透出不一样的劲儿来”—— 这份 “肯用心”,大概就是她看起来轻盈,却让人觉得格外动人的 “重量” 吧。

(文/人间观察员)

目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