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元帐篷赢了千元酒店!为什么现在年轻人爱蹲路边过夜?

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爱去路边搭帐篷过夜,连国庆期间都这样 —— 酒店里人来人往,街角草坪、江边步道上却支起了一片帐篷。放着舒服酒店不住选帐篷,原因其实很贴近生活。

第一,基础款帐篷才百来块,热门城市中端酒店一晚却要上千。这么大差价,年轻人当然选划算的。省下的住宿费能多吃几顿特色小吃、买些文创,把钱花在实在体验上。这不是 “穷游” 凑活,而是手头紧时懂精打细算 —— 不想为酒店虚头巴脑的品牌溢价买单,更想自己说了算。

第二,年轻人天天待写字楼、对着电子屏,早想透透气。帐篷像 “移动小窝”,能帮他们贴近自然 —— 在城市边听虫叫、看星星,早上被太阳晒醒闻露水味。就算在路边,拉上帐篷拉链就能挡噪音,成了临时 “避风港”。有年轻人说,躺在帐篷里听风声,比助眠 APP 管用多了,这种和自然直接打交道的感觉,在城里很少见。

第三,打开抖音、小红书,“路边搭帐篷” 内容早过亿曝光,搭帐篷教程、露营食谱啥都有,看了就想试。年轻人把帐篷布置好看,拍星空下的照片发出去,不光是分享生活,还成了社交资本。慢慢的,搭帐篷从小众爱好变成显个性的标签,大家一起玩还能找到归属感。

第四,有些酒店节假日乱涨价,年轻人不想吃亏就选帐篷;而且帐篷更环保,不像酒店天天换布草、开空调浪费资源,也合年轻人追求的 “可持续生活”。说白了,每顶帐篷都是不想被消费套路绑着,想按自己方式过日子。

其实这股热潮一开始是疫情时不能远游,年轻人才在近处搭帐篷;现在早成了主动选的生活方式。它不是一时新鲜,也不是故意作对,就是年轻人在钱不多和想自由之间找的折中办法。现在城里帐篷越来越多,不光是换了种休闲方式,更能看出年轻人想活得自在、按自己想法来的劲儿。

(文/人间观察员)

目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