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刺杀小说家 2》预售火了!鹿晗包场挺邓超,819 万背后藏着这些门道

国庆档还没正式开锣,电影圈的热度已经先起来了。《刺杀小说家 2》刚开预售,就凭着 819 万的票房成绩冲上热搜;更让人关注的是,鹿晗直接包场支持邓超的这部新片 —— 现在明星帮电影 “带票房”,已经卷到真金白银掏钱了,要是不懂这里面的玩法,下次选电影可能都容易踩坑。

819 万不算多,却是影院排片的 “敲门砖”

单看 819 万,可能算不上特别惊人的数字,但在 9 月 28 日这个国庆档预售关键节点,这笔钱直接把《刺杀小说家 2》送进了 “安全区”。从猫眼专业版的数据能看到,同一天开预售的另外两部大片,一个才 260 万,一个只有 180 万,差距一眼就能看出来。

圈内有个说法叫 “首日生命线”:预售能破 800 万,影院经理就愿意多给 5% 的排片。别觉得 5% 少,这背后差别可大了 —— 原本黄金时段一天只排 3 场,可能直接加到 5 场,观众去电影院买票,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部片的场次信息。对《刺杀小说家 2》来说,这个排片太重要了:它的制作成本比第一部涨了 30%,特效镜头从 1200 个增加到 1800 个,烧了不少钱,早一步稳住排片,就是早一步攒回收成本的底气。

而鹿晗的包场,正好成了破局的关键。凌晨一点半,鹿晗工作室说要包场的消息一出来,粉丝后援会连夜开了购票链接,才半小时就卖出 4 万张票,平均一张 40 块,直接把 “鹿晗” 和电影的名字顶到了实时票房榜第一。有人算过,这点钱对明星来说,大概也就买半块好表的功夫,但对片方来说,比买热搜、跑路演都划算 —— 既省劲儿,还能落个 “够朋友、讲义气” 的好名声,一举三得。

明星包场玩出新花样:现在必须 “实名真买票”

其实明星包场支持电影不算新鲜事,但这次《刺杀小说家 2》的包场不一样,关键在 “实名制” 上。以前明星说 “请大家看电影”,往往是把票换给品牌方做人情,观众根本看不到真正卖出去的票;现在平台有要求,买票要实名,进场也要实名,鹿晗那边晒出的订单截图,每一张都写着具体的影厅和座位号,粉丝想帮电影冲票房,必须自己真掏钱买票,没半点虚的。

这事儿背后,是之前 “票补” 被管起来后的新变化。以前片方靠低价补贴拉票房的路子走不通了,这种 “明星带头买票 + 粉丝跟着凑钱” 的方式,就成了合规又有效的新办法 —— 相当于把以前藏着掖着的宣传预算摆到明面上,还能让粉丝一起把热度炒起来。

对《刺杀小说家 2》这种续作来说,这招更有用。第一部 2021 年上映的时候,靠 “小说家写的世界能改现实” 的新鲜设定,拿了 10.3 亿票房。可现在不一样了,这几年观众见多了 “元宇宙”“国产 AI 大片”“国产怪兽片”,新鲜概念早就不稀奇了,只能靠 “熟人熟情” 先把第一波热度撑起来。鹿晗和邓超当年一起录《奔跑吧》,攒下的 “跑男情怀” 正好戳中 90 后、00 后的回忆,用这份情怀打底,比搞新概念稳多了。

预售再火也怕 “翻车”:观众越来越会 “等口碑”

不过,热闹的预售数据里,也藏着不少泡沫。灯塔研究院刚出的 “国庆档观影调查” 显示,46% 的观众都选了 “先看口碑再决定去不去看”,比春节档还多了 8 个百分点。这意思很明显:819 万更像 “定金”,不是 “全款”,最后能不能留住观众,还得看电影本身好不好看。

2022 年就有个教训:有部仙侠续集预售都破亿了,结果上映后豆瓣评分才 4.9,最后总票房只比预售多了 30%,片方连本钱都没赚回来。现在影院经理都记着这个事儿,就算《刺杀小说家 2》预售好,最多也就给两天黄金场试试水,要是口碑一塌,排片马上就砍一半。

观众也越来越 “精明” 了:不少人会先买一张票发朋友圈,算是 “支持一下”,然后等着豆瓣、微博、B 站的测评出来,看完觉得好,再决定要不要二刷、三刷。明星包场能拉来第一波人,但拉不动第二波 “自来水”—— 可偏偏这第二波观众,才是电影能不能冲到 20 亿票房的关键。

鹿晗的粉丝后援会也懂这个理儿,所以在包场购票链接里加了行小字:“看完记得打分,爱他就别让他赔本。” 这话看着是提醒,其实是把票房压力转嫁给了观众,比喊任何口号都实在。

明星 “带票房” 的新规矩:路人也会 “查水分”

往深了说,现在明星帮电影 “带票房”,其实是粉丝经济里少有的 “实在活儿”。音乐专辑能一次买上百张,杂志能一次囤十本,但电影票一张对应一个身份证,想刷量都没辙。平台把 “锁场”(买少量票占场次)的路堵死后,粉丝只能真掏钱,花多少钱都明明白白;对明星团队来说,包场的钱既算宣传费,也算人情费,还能换个 “讲义气” 的热搜,比传统广告划算多了。

于是就有了一条新流程:明星表态→粉丝后援会组织购票→影院出团体票→实时榜单冲名次→路人看到热度也想去看,整套下来不超过 12 小时,比发预告片、开发布会快多了。

但路人也在 “进化”:小红书上有篇教大家 “识别明星假包场” 的笔记,点赞都过十万了。里面说的招儿很实在:看座位图是不是连在一起的(要是零散空着一大片,可能是假的)、看退票通道关没关(怕粉丝退钱才关的,多半有问题)、看午夜场是不是空一排(故意留着,显得人多),只要有一个疑点,就知道是在 “做数据”。

一旦被拆穿是假包场,明星口碑塌得比电影扑街还厉害 ——“割韭菜” 的标签一贴上,下次再帮别的电影站台,连预售都没人信了。

说到底,819 万的预售是热闹,也是提醒:对片方来说,情怀和明星能把观众拉进影院,却留不住人,好口碑才是真本事;对观众来说,第一张票可以凭情怀买,但第二张票,得为自己的感受负责。

国庆档是七天的长跑,起跑快不算赢,能一直稳住口碑才是真厉害。鹿晗已经掏了钱,接下来要挣的 8000 万、8 亿,就看《刺杀小说家 2》自己能不能靠实力拿下了。

文/星动时刻

目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