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 月 24 日,山西太原某中学的高考奖励政策在网上引发热议。网友发布的视频里,一名男子宣读该校 2026 年高考奖励标准:省高考总分第一名奖 100 万元,第二名 80 万元,第三名 60 万元;被清华、北大录取的学生,除 50 万元奖金外,还能获 “高考卓越之星” 证书。这样高的奖金数额,远超一般中学的激励力度。

从学校角度看,推出该政策大概率是为应对中学间的竞争。如今升学率、清北录取人数是衡量学校实力的关键,也是吸引优质生源的筹码。学校想靠高额奖金激励学生冲刺,同时向社会传递 “擅长培养尖子生” 的信号,期待形成 “好生源→好成绩→高名气→更好生源” 的循环,只是这次奖金额度实在超出不少人预期。

但这种 “重金押尖子生” 的做法藏着问题。一方面会加剧教育内卷,若该校靠奖金尝到甜头,其他学校可能跟风涨奖金,压力最终落到学生和家长身上 —— 学生得一门心思刷题,牺牲兴趣和健康;家长可能盯着奖金逼孩子冲高分、考名校,让教育偏离 “全面发展” 的初衷。另一方面会导致资源分配失衡,学校若把钱、好老师等资源都倾斜给少数尖子生,普通学生能分到的就少了,违背教育公平。

真正的好学校,靠的是优质教学和科学育人理念,而非高额奖金。这次事件像一面镜子,照出部分地区教育的功利化倾向,要让教育回归正轨,还需学校、教育部门和社会共同努力。
(文/人间观察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