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制菜引纠纷:西贝诉罗永浩,谁能赢?关键在这几点

最近西贝和罗永浩因预制菜吵到要打官司,不少人好奇谁能赢。起因很简单:罗永浩在网上说西贝 “几乎全是预制菜,还卖得贵,太恶心了”,还呼吁饭馆得明说用不用预制菜。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立马回应,说要告罗永浩,称这话毁了西贝名声,还开放门店后厨自证清白。

要判断罗永浩算不算毁西贝名声,核心看两点:一是他说的是不是瞎话,二是话有没有过分。

先看 “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”—— 这是说事实。可现在 “预制菜” 没统一说法:西贝说自己是 “预加工”(食材提前处理,门店现做最后一步),不算预制菜;但罗永浩找了行业分析师佐证,还悬赏 10 万找西贝用预制菜的证据。更关键的是,西贝自己说法矛盾:客服说 “全是现做”,贾国龙以前却讲过 “好菜全是预制的”,后来还承认卖过预制 “功夫菜”,只是停售了。这让 “西贝到底用没用心预制菜” 成了糊涂账。

再看 “太恶心了”—— 这是主观感受。西贝觉得是恶意攻击,罗永浩说自己是帮消费者监督。按常理,西贝这种大牌子,对公众评价得多担待点,只要不是故意造谣,带点情绪的吐槽,一般不算 “侮辱”。

打官司关键看证据:西贝要赢,得证明罗永浩瞎编,还得拿出实实在在的损失(比如营业额掉了多少);罗永浩则要证明自己没瞎说,他悬赏找证据就是为了这个。

最后输赢不光看证据,还看法院怎么平衡:一边是西贝护名声,一边是消费者监督商家的权利。目前预制菜定义模糊、西贝说法矛盾,西贝举证难度不小。这官司不光是两人的事,判决还会给餐饮行业提个醒:以后预制菜要不要明说,网上说话得有啥分寸,都可能有答案。

(文/人间观察员)

目录: